必一运动
必一运动

必一运动

Product display

必一体育运动app下载

Contact us

联系人:钱经理
手机号码:13967462232
联系人:白经理
手机号码:15869052899
QQ:3287692241
地址:永康市长城工业园金山东路12号

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必一运动“悟空”刷屏!上海这个葫芦也“热”起来了 城市季风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02:23:19 来源:必一运动官网 作者:必一体育运动app下载 浏览量:4

  在郭海洋看来,他对葫芦不断的尝试和追求,驱动力在于对葫芦文化的认同,在于它随物赋形、变化万千的魅力,以及自身价值在其中的呈现。

  经过2023年美丽乡村的改造后,浦江镇汇东村闸航路上新式的现代建筑和传统的民居间杂交替,郭海洋的工作室就在这条路旁。一楼楼梯口就陈列着各种大葫芦,从地板到架子摆得井然有序,更有悬挂着的葫芦中国结。看我们前来参观,郭海洋热情地接待,从楼下开始,就不停地为我们介绍各种葫芦艺术品,并风趣地说,很多人不记得他本名,都叫他“郭葫芦”。的确,连他的手腕上都戴着由迷你小葫芦串成的手串。

  来到二楼的工作室,一进门,就感受到一股古朴的氛围,墙上挂着书法墨宝,窗边摆着一尊木雕的佛像,斑驳的质感透露出是个有些年代的物件,郭海洋说,“觉得好看,搬哪里都带着它”。博古架上摆满了形态各异的葫芦,或如天鹅、或如花瓶、或如鼻烟壶,还有个四方的物品,竟也是葫芦。茶桌上除了茶具,两个笔筒内插着各种葫芦加工的工具,刻刀、笔刷、电烙笔……

  郭海洋的家乡在河北,自从学校学习传统工笔画毕业后,师从衡水知名的王冠宇老师学习鼻烟壶内画。1995年,他应邀到上海参加一个工艺美术展,表演鼻烟壶内画。这类工艺美术品,当时在上海的进出口外宾接待中需求很旺,薪资待遇很高,郭海洋便留在了上海。他回忆道:那时候一件普通的作品,卖个几百、几千块跟玩儿一样。前期积累了相当的资源和经验后,2002年他走出国门,先后去过很多国家,在泰国开办展销会时间比较长,销售各类中国美术品,一待就是五年。

  2009年,他做了一个人生中重要的决定:回国发展,把葫芦产业化。“那时孩子也出生了,老家父母也相继去世,上海这边岳父母年事也已很高,确实到某个年龄某个时刻了,男人就得扛起这些事儿。那回国了,我做什么呢?想来想去,我就想干这个,葫芦。”

  郭海洋选择做葫芦并非一拍脑袋的决定,要说他和葫芦的渊源,又得说回内画王老师,受他的影响,郭海洋很早就对葫芦产生了兴趣。还在学画的时候,某天王老师把他叫到身边,拿出了葫芦做的一样东西:一个南瓜形状的鼻烟壶,然后对他意味深长地说:“海洋,你聪明,我年龄大了,琢磨不动了,你琢磨琢磨这个,我觉得这里有大文章。”从那时起,郭海洋就关注起了葫芦,看到好玩的葫芦就买了收集,一边关注,一边学习这里的“大文章”。

  机缘巧合,2002年,他回国期间,结识了女朋友(后来成为太太)的表姐夫黄彧华,也是个葫芦爱好者。两个大男人把玩着葫芦,好似两个童心未泯的大男孩,非常投机,甚至萌生了想要自己种葫芦的想法。恰巧表姐夫有片自己的苗圃,地可以搞定,两连襟一拍即合,开始试着种起了葫芦。但在这期间,郭海洋一直把葫芦当“大玩具”,从没想过靠葫芦赚钱,更没想过之后会和葫芦打上一辈子交道。

  长期以来,人们普遍认为葫芦主要种植在北方,江南地区是没有的。然而,郭海洋知道,要在上海种葫芦,须从最基本的土地改良做起。葫芦虽然根系发达,对土壤适应性广,但要想长得好,对土壤有特定的要求。葫芦适宜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,但上海的地普遍偏碱性。不过,郭海洋觉得这也并非什么难题,“把土壤的碱度减轻减弱一下就可以了”,这对于有经验的农民来说并不陌生。同时,他发现排水的重要性,“葫芦喜欢水,不能断水,也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因为它根浅。”此外,钾肥对葫芦的生长和皮质的品质都有影响,但上海土壤中的钾含量比较低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郭海洋还想出了把黄豆煮熟后埋入土中的办法,以此改良土壤。

  面对“上海长不出葫芦来”这样的偏见和固化思维,郭海洋用实实在在的收获打破了人们想当然的“不可能”。

  在葫芦圈备受推崇的“套板葫芦”,因其种植要求高、不可控因素大而独具魅力,郭葫芦对此情有独钟。套板葫芦,又叫“匏器”“范制葫芦”,即事先制作雕刻有精美书法、绘画的木质套板,在葫芦刚刚结成的时候,就为它套上,随着葫芦长大,就会接触到套板,成熟后的葫芦就会印上相应的花纹,长成不同的形状。

  浦江镇陈行老街上的玉涵堂,是上海城隍神秦裕伯的后人世代聚居的地方。今天,玉涵堂还留下了一小片建筑,其中的一处天井,便是“套板葫芦”昔日的种植地。根据陈行的镇志记载,清朝同治年间,秦裕伯后裔秦始道、秦再增曾尝试种植“套板葫芦”,取得了成功,此后数十年间,玉涵堂的葫芦曾经一度成为陈行名产,俨然是当地的人文风景。但到了清末的时候,秦家后人断代,致使浦江陈行的“套板葫芦”也逐渐失传了。闵行区非遗办找到郭海洋,希望他能把“套板葫芦”延续下去。“我作为闵行人,责无旁贷啊。”郭海洋接下了“军令状”。

  模具是套板葫芦种植最关键的环节,也是与普通葫芦种植最大的区别。郭海洋回忆,在泰国时,他最初尝试的是石膏模,找到的厂家最低起订量就要100个,不同的模型另需开模,模具费就是不小的一笔成本开支。但郭海洋下定了决心要尝试,便从最初的100个开始试水,摸索经验。

  套模看似简单,实则是个很有讲究的活儿,需要注意品种选择和后期管理。在普通人的认知中,葫芦就是长着两个球体像个8字形的果实,但其实,葫芦有300多个品种,小的才两三厘米,大的可以长到3米,所以,选择适合模具的葫芦品种就变得至关重要了。比如一个1立方分米的模具,需要套上能长到1.5立方分米的葫芦品种,否则根本填充不满模具,但也不能太大,不然就可能有“炸模”的风险。郭海洋说:“对品种的了解非常重要,这涉及到你后面的作品到底该选哪个品种,会出来什么效果。”后期管理也不容忽视,定期关注每一个套的模具,检查透气性,预防霉变、虫害等问题。郭海洋凭借对葫芦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,钻研出了一套有效的套板葫芦种植方法。但毕竟葫芦是一个农作物,葫芦的生长一定程度上是“听天由命”的,这也使得套板葫芦充满了不可预知的魅力,所以每到开模的日子,都是激动人心的。看到成功的作品,人们不禁感叹这竟然是葫芦,造型怎么可以这么独特!每当这时,郭海洋也会感到非常激动和骄傲:“套板葫芦可以实现各种形态,可高可低,可方可圆,而且是纯天然植物自己生长出来的,而非人手雕琢出来的。”

  2008年,“套板葫芦制作技艺”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这是对他技艺的肯定。套板葫芦可以做餐具、花器、人物造像、茶具、文房用品、手串、虫罐等等,不少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兴。在郭海洋看来,他对葫芦不断的尝试和追求,驱动力在于对葫芦文化的认同,在于它随物赋形、变化万千的魅力,以及自身价值在其中的呈现。郭海洋说:“葫芦说到底还只是个葫芦,我们应该思考怎么以本源文化、非遗之名去拓展它的价值,让它符合现代的审美和生活需求,来丰富葫芦的文化内涵和今天的生命力。”

  回国后的郭海洋,一边继续种着爱好的套板葫芦,一边开了一个加工作坊,做葫芦后期设计加工。经过这段时间的积累,他对整个产业链上的工艺和技术都有了深入了解。加之原本就有绘画等制作工艺品的功底,郭海洋上手特别快。砑花、针刻、掐丝、雕刻、镶嵌、编绳……可以说,葫芦皮上的工艺他几乎全会。

  身怀“十八般武艺”、头顶非遗传承人光环的他却不喜欢谈这些“头衔”,他说,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并非一个高大上的标签,反而让他感觉自己肩头更多了一份责任,他更多思考的是要以这个身份做些什么。因此,他将葫芦和研学教育、助残公益项目结合,积极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。这些项目遍地开花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,让他在闵行逐渐声名鹊起。几年前,时任浦江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的陈跃结识郭海洋后,多次劝说他把整个葫芦基地迁到浦江镇来。一次次的鼓动和劝说下,郭海洋感受到了他的诚意,于是应邀一同前往汇东村考察。

  第一次来汇东村,陈跃带他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后,趴在里秦桥上问他是否敢接手这片地。郭海洋直截了当地表示,只要价钱合适就可以。陈跃有些意外,随即问他原因。郭海洋解释说,汇东村的地理位置很好,离闵行区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仅几分钟的路程,又毗邻奉贤和浦东两个教育大区。“这里边有数据,我若和闵行区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合作,每年会给我安排上万的学生。加上周边浦东和奉贤的30多万学生,将近50万的学生。按规定,学校每年组织外出活动5次,那就相当于,我被250万人次的一个市场包围,我相信我能经营好这块地!”

  于是,郭海洋在汇东村“安家”了,建立了套板葫芦非遗种植基地,并动员村民们共同种植葫芦,发展庭院经济。他想通过打造“葫芦村”来带动汇东村的乡村振兴。

  他很庆幸遇到了驻村房长斌和村诸燕这样的伙伴。大家配合默契,对项目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。为了激发村民种植葫芦的积极性,葫芦收成的时候,郭海洋举办葫芦王评比。考虑到郭海洋创业资金紧张,提议一等奖设立1000元左右即可。然而郭海洋觉得金额不足以“撼动人心”,坚持提高金额,“第一名3000元,第二名2800元,第三名1800元,所有葫芦我都高价收,让村民们知道价值。”两位听了颇为感动,当即转了2000元给郭海洋,表明自己的心意:“我们不是生意人,领固定工资的。我们个人赞助你2000元。你们来这里开新公司,刚起步,千头万绪,那么多钱往里花,还要设置这么高的奖金,真的有魄力。”郭海洋也没拒绝,收下了:“众人拾柴火焰高,我们大家都付出,相信一定能成!”这件事让郭海洋深受感动,心里铭记下两位的真诚。

  说起村民们对于葫芦种植项目的反馈和态度,郭海洋分享了一个小故事:前段时间,一群学生曾来村里做一个实地调研的课题。12个学生分成了3组,走访了村子的不同片区。这次调研全程并无村干部等陪同,是学生们挨家挨户询问获得的第一手资料。问卷调研的结果主要有两点:一是去年跟着种的村民,无论种植成功与否,都希望继续参与种植。二是村民们对种植葫芦的意见,有支持、怀疑、观望,但无一选择“否定”。郭海洋对此感到很自豪,虽然孩子们的调研并非官方组织的,但结果真实可信。“关于有哪些不足,学生们也搜集了,我们会在日后的技术指导中查漏补缺,补充完善。村民们没有一个否定,这个结果我很满意啊。”

  其实,除了种植葫芦,郭海洋心里还有更大的“葫芦经”。他计划带领村民做葫芦制品,让葫芦产业能在汇东村里全面呈现,比如编织葫芦中国结,进行葫芦雕刻、绘画等,使整个村子如同一个多元化的葫芦学院,村民根据自己的喜好专长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,既培养了一种修身养性的兴趣,也可以以此增加收入来源。接下来,郭海洋还打算引导村民研发葫芦美食,像葫芦形状的粽子、油墩子等小吃美食,吸引游客前来汇东村品尝;他还想用10万个葫芦制作的灯具打造一个1200平方米的特色景观,进而举办国际葫芦文化艺术交流节,邀请全世界的葫芦爱好者们举办国际葫芦交流会……

  从工作室的窗口望出去,能看到不远处的非遗套模葫芦种植基地,一个全透明的种植大棚。我们采访时,大棚内正在做翻土、松土、消毒、施肥等基础工作。郭海洋说,3月底开始育苗,4月中下旬就可以开始种植了。可以想象,7月时,阳光照进暖烘烘的大棚,葫芦藤应该已爬满架子,开出一朵朵白色的花。郭海洋每天就在这里,琢磨着葫芦的事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
必一运动

相关新闻